内马尔受邀体验《真人快打11》 天蝎座豪华套装是亮点
原標題:省長看了這輛“名車”也挑大拇指
來源:長安街知事
撰文 | 李拓
最近,一部《厲害了,我的國》刷爆了全國的電影院線和大家的朋友圈。
之所以獲得小夥伴們相當高的口碑,是因為電影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及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論述,以紀錄片的形式首次呈現在大銀幕上。
當影片講述到創新引領發展的內容時,銀幕上出現了一條透明而封閉的隧道,畫麵中有一輛車正沿著隧道下方的軌道快速前進。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正是西南交通大學搭建的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懸浮車環形試驗線。
去年6月,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曾到西南交通大學調研。他在調研了交通隧道工程實驗室、軌道交通實驗室數字化仿真平台及高速鐵路線路工程實驗室運行情況後,鼓勵科研機構進一步提升創新研發能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同時主動加強與市場主體對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而對於這樣一條中國版“超級高鐵”試驗線,更是學校創新科研中的佼佼者,如今又隨著電影為大眾所認知、了解。今日出版的《四川日報》,也全景展現了這輛“未來列車”的令人振奮的發展前景。
這一條試驗線,代表了中國在高溫超導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而今年底,另外一條世界上時速最快的真空高溫超導磁懸浮直道試驗線將在成都搭建完成,並投入工程化測試。
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鄧自剛介紹,試驗車懸浮在軌道上方10到30毫米的範圍。車輛之所以能夠懸浮,就是因為有了超導材料的存在。
曾經,為了尋找高溫超導材料,國人付出了多年努力。1987年,華裔科學家研製出了釔鋇銅氧超導體,製冷劑用便宜的液氮替代了液氦,從此中國對於高溫超導領域的研究就一直處於領先水平。
此後,將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應用在軌道交通上,還是西南交通大學首創。2000年,學校超導研究所研製成功了世界首輛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試驗車“世紀號”。而試驗車的研發專家,正是鄧自剛。2013年,鄧自剛帶領團隊搭建完成了中國第一條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試驗線。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今年底將要建成的直道試驗線位於一條直徑4.2米、長140米的特製管道中。
實驗室研究人員介紹,這條全新的試驗線將在低氣壓環境中測試,試驗車車底布滿特製的高溫超導材料,依靠液氮形成的低溫,達到超導和磁懸浮效果,懸浮高度10毫米,承重200公斤,測試時速最高可達400公裏。而此前,美國“科技狂人”馬斯克的同類型“超級高鐵”試驗時速最高為355公裏。
目前,實驗室正在與中國中車聯合研發能載100人的1∶1樣車,這種實用化原型車懸浮能力將達到2噸/米,懸浮高度15毫米,達到現有軌道交通運營載重要求。真空技術與高溫超導技術的結合,未來將使“超級高鐵”時速有望突破1000公裏。屆時,從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時間將被縮短至半個多小時。
同時研究人員表示,高溫超導技術距離商業化運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作為一個新興前沿領域還需要科研自信和各方支持,“最缺的是資金和社會的支持。一公裏的試驗線,大概需要2億元資金。”
雖然眼前還有困難,但毋庸置疑的是,今後會有越來越多像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這樣的“中國製造”走入世界的舞台,讓世界認識到一個不斷走向強盛的中國。
資料來源:四川日報、西南交通大學新聞網等
責任編輯:張玉
"
最新留言